
世上有許許多多無可奈何的事,而人性的缺陷才是這一生中最大的悲哀。源于無知,囿于狹隘,內心陰暗,自私執著,才導致了許許多多的悲劇,演繹了大大小小的慘烈。受傷的不一定都是無辜的,看不透才是實實在在的人生。
1
放縱欲望是人性中最大的悲哀。欲原本是人與生俱來的,是生存的基本,是生命傳承的本能,也是人生幸福的最大根本。是本能賦予了人的欲望,是傳承成就了人的需求,是相互依存帶來了情感渴求。饑餓導致口腹之欲,財富帶來無盡享受,情欲是人的社會屬性,繁衍附送了感官滿足。生來有之,何談悲哀?關鍵在放縱無度,欲壑難平,狹隘貪婪,自私自利。
掌控和把握好了度,是享受,是本該,是幸福。在滿足自己的同時,顧忌到他人,不強取豪奪,不罔顧道義,不超越需求,適度、適當,合理、合情,看透、看開,則欲望的存在就是本真,就是天性使然。掌控不住,讓欲望左右了人生,就是墮落的人生,就是悲慘的人生,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2
最不可寬宥的人性悲哀當屬愚蠢和殘忍。這里的愚蠢和殘忍不是指先天心智,而是指做人做事。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當下,將來,生活,事業,如何抉擇,是否規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損人利己、不計后果、沒有底線,就是愚蠢;自以為是、罔顧道義、胡作非為,就是殘忍。
愚蠢不僅表現在選擇上,表現在行為上,更體現在結果中,損人不利己,害人又害己,就是最大的愚蠢。殘忍也不僅僅是對敵人,不僅僅是喪失理性、血腥暴力,更是體現在對待親人、朋友和社會的態度上,苛責、冷漠、嘲諷、麻木,這些都是殘忍的表現。
修養和知識可以遠離愚蠢,善良和周全使人不斷聰明,大度和包容是和諧的開始,關心和體貼帶來溫馨生活。
3
執和癡應該是人生第三種悲哀。執可以是執著,是堅持,是干成某件事的決心;而癡是看不透,是心心念,是入魔成癡。
從成就事業、追求幸福、熱愛生命的角度看,執是必要的,是對自我的約束,克己、堅持、勵志,最終達成目的,成就充實人生。而癡是自我催眠,是癡迷入魔,起始感覺良好,終必害人害己,心智淪陷,自由喪失,一路悲哀,結局慘淡。
換個角度看,堅持和放不下的,或許本就是個錯誤,也并不是生活的必須,是執和癡束縛住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囿于其中,囚禁了我們的心靈。
只所以說執是人性的第三大悲哀,在于其迷惑性和信以為是,人生最看不透的就是這個執和癡。想透了,看開了,放下了,只有順應自然,才能幸福安逸,放下執念,方成正果。
4
懦弱、膽怯、猶豫不決當是人性中第四大悲哀。不敢面對,不敢拼搏,事事猶豫,一生被動。該爭取的,一步步退讓,屬于自己的,卻無力保護,可以實現的,遲遲不做努力,眼看可得到的,總是失之交臂。在反復思量中錯失良機,在畏難情緒中放棄了努力,眼高手低,左右搖擺,瞻前顧后,徘徊不定。到頭來家之不家,一生困頓,成功無望,一事無成。
這種怯懦與性格養成相關,與意志薄弱相關,也與習慣和對幸福的追求密切相關。貪圖安逸,安于現狀,沒有理想,不做打算。做事先要考慮,行動好像烏龜,沒有頭腦,沒有思想,瞻前顧后,行動遲緩。總想在保護下得過且過,一味的在對比中找尋平衡,安于現實,哪怕是殘酷的現實,茍且度日,哪怕平淡無奇。
人性是有弱點的,每個人都有人性的兩面。正視現狀,勇于克服,努力前行,自然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