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療法(bibliotherapy)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它是通過閱讀文學作品,達到修身養性建立新的認知、調節情緒、重塑行為模式等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為什么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調節情緒,增益心智,醫治心理疾病呢?這與人是一種符號的動物的本性有關。“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人是唯一以語言擁有世界的動物,也是一種可以用符號引發情感,用符號開放內心世界,通過語言社會化對符號崇拜敬畏,用符號互動交流,可以通過符號醫治身心疾病的動物。在人類學家看來,語言等人類文化是人類替代生物器官不足,適應環境的一種“體外器官”。神話、童話、寓言、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形式在人類歷史上各有自己的起源和表達精神世界的不同功能。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文學體裁各有其獨特的治療功效。閱讀療法是一種對青少年和成年人都適合的心理治療方法。
本系列叢書共分五冊,各冊主題和內容分別是:
《大自然是一間療養院》介紹了閱讀療法的發展源流、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討論了不同文學體裁的心理效應。認為,人是一種復雜的符號動物,所以閱讀療法應該是一種最符合人性本質的心理治療方法。本冊閱讀材料是關于自然山水主題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對日月、山川大海、風雨霜雪、樹木花草、蟲鳥魚獸等自然景物的喜好傾向不僅可以反映人性格和情感的特點,而且春夏秋冬四季物候更替變化本身就是人類生理和心理自然節奏的本源。大自然的景象和變化有助于身陷自我羈絆的人觸類旁通,茅塞頓開。閱讀本冊有助于我們培養熱愛大自然,順應大自然,保持人與大生然和諧關系的健康心理。
《人生是一首未完成的詩》閱讀材料是關于如何面對挫折、逆境,正確認識現實和自我等人生觀的問題的。人是一種不斷探究自身存在的意義與目的,具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無論是自卑、自大,還是焦慮、恐懼、抑郁、強迫等神經癥者往往存在自我認識偏差的問題。閱讀本冊有助于讀者對自我的反思,樹立正確的和積極的人生觀,特別適合意義迷惘綜合征患者。
《習慣鑄造人格》的閱讀材料是關于如何從日常生活習慣和小事入手來塑造人格的。事實上,人格就是生活習慣的總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就是人格塑造的過程。勞動、聊天、閱讀、休閑、養寵物、做家務、散步等習慣和愛好無一不對人的性格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閱讀本冊能使讀者明了修身養性、性格培養、心理疾病的矯治、教育孩子的道理并不遠離普通的日常生活實踐。
《挖掘你的快樂之泉》的閱讀材料是關于如何理解快樂,如何尋找快樂之法的。雖然追求快樂是潛意識心理活動的規則,但一切有心理問題的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都快樂不起來。他們的快樂何去?幫助他們快樂起來也許是一切心理咨詢與心理冶療的最終目的。閱讀本冊有助于我們了解快樂從哪里來,快樂去哪里找,如何才能快樂起來。健康的心理是善于發現快樂,幸福是自己想快樂。
《音樂的精神分析》的閱讀材料是關于音樂欣賞體驗的。音樂是人類心靈的另一種優美的語言,尤其有助于表達不能言又不能緘默的復雜情感,是治療情志疾病的最古老的方式。音樂具有動蕩血脈,通暢精神,道德感化,促進人際交往和強化團隊精神等多方面的作用。閱讀本冊有助于讀者了解音樂心理治療的原理及生理、心理和社會效應。
